当前位置:首页 > 上传下载
于漪教育思想诵讲稿
发布日期:2020-09-02 16:53:53   发布人:语言文字

1.“可惜我不会”

教了三四年,那种上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有所稀释,对语文教学的门径似乎有了点领悟。但有个问题又常让我心甚不安。课上学生颇有学习气氛,听讲也很专心,但进步不明显,尤其是部分同学的作文,长进很少。为此,课后我常与学生聊天,了解症结所在。不少学生自责,说自己基础差、不努力,有位课上从不发言的男同学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上语文课,你讲得很好听,可惜我不会!”说“可惜我不会”时还低下了头,露出些微歉意。

当时,学生的话语看似平常,但激起了我的深度反省。不可否认,我是努力的,但我只着力于“心中有书”,忽略了“目中有人”。我误以为只要讲清楚,学生就会懂,就能学会,越俎代庖,荒唐可笑。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教学。杜威对此有一精彩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还谈得上什么教学?同样道理,课堂里有学生,但脑子里没有他们活生生的形象,不研究他们的实际,岂不和没有学生一样?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钻研教材、使用教材正是为了教学生,教好学生,我这种有书无人、重书轻人的教学,在不经意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当然不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病出在自身。教学总不能建立在学生情况毛估估的基础上,我采用观看、倾听、询问、调查等多种方法,探索学生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有些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感同身受,共同探寻破解的方法。此时此刻,学生就不再是一个个名字,一张张卷子,一笔笔分数,而是立体的、灵动的、各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化着的、发展着的形象,充满希望、有无限的可塑性。

我这个人真懵懂,教了那么多年才开始接触到教育的本质,才懂得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是我的教育对象;才懂得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离开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悉心研究,那是在教教材,在表演给学生看。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特别是母语教学,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力求惠及终生。

2.爱 的 奉 献

    记得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缺乏了所谓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巧的结合。然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重技巧,忽略感知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

    而今回想起来,自己真蠢,教法国作家都德所写的《最后一课》时,我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用三言两语就把学生的问题打发了,丧失了深入品味语言内涵的教育良机。心中想的只是预设的教学内容,想到如何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进入课文创设的情景之中,对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缺乏敏感,缺乏处理突发问题游刃有余的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都是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不是所有的问题均必须在课上一一回答,或一一展开讨论,除非是专门的答疑课,否则,会由于问题的五花八门,枝枝节节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有些问题确实是可贵的教学资源。一是学生进入学习的高度兴奋状态有所思有所感才可能提得出来,有时还要伴有一定的勇气,旁若无人:二是这些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与课文的主旨有联系,但又不是显露的,而是较深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头脑冷静,判断正确,不失时机地融入课中,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的创意,使课文的学习充实、丰满起来。

    这名学生提出的“我们的语言才是最美的,字和画一样”,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韩麦尔说的话理解不理解的问题,而是对祖国语言文字心灵的倾诉——爱的奉献。实际上在讨论民族语言的地位和特点,学习好母语的价值和意义时,这名学生已经是心潮涌动,出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热爱,有话要说。课将结束,他实在憋不住,站起来吐露。由于我的粗疏和教育机智的缺失,没有保护和赞扬他这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赤诚,没有发扬他的民族自信、民族自尊、民族自豪。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侵略者对一个国家的侵略第一是军事,第二就是语言。我国的语言文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热爱母语是热爱祖国的重要内容,是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生发开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只会加强学习课文的主旋律,对学生的爱的奉献是极大的保护,并能辐射到其他同学心中。

    技巧毕竟易学,难的是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

3.点亮青少年心中情商那盏灯


青少年处于生命成长的初始阶段,犹如人生的阳春三月,既有明媚的阳光,又有霏霏的春雨,正是耕耘播种的好时节。对他们撒播怎样的种子,施以怎样的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礼记·学记》早就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美玉不经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以知识武装头脑,那就不可能脱离愚昧,成为有用之才。因而,在青少年心中撒播知识的种子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仅止于此,远远不够。人生的基础是做人。没有这个基础,人就没有定力,浮游无根,容易受形形色色不良事物的诱惑,误入歧途。根子正,根子深,才枝繁叶茂,长足发展。因而,在青少年心中撒播知识种子的同时,必须满怀激情地撒播做人的良种,使他们的品格、知识都能夯实基础。知识和道德、人品牵手,才真正有力量。在分数至上、知识是商品的急功近利者的眼中,道德、人品是虚幻的、廉价的、没有尊严的。殊不知如若青少年这一块弱化,缺失,就失掉了健康成长的根,失掉了作为人的脊梁与魂魄。

健康成长是青少年特有的权利,成人、成才是他们成长的目标。求知是青少年的本性,精神上受到美德的滋养,是他们内心的请诉求。但丁在《神曲》中曾说:“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追求知识与美德应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二者互相砥砺、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缺一不可。求知是一种快乐,而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每个学生都是活泼泼的生命体,天生一双好奇的眼睛,对所遇到的人、事、景、物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也会努力探索解答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他们观察、倾听、阅读、思考,增长知识,丰富感情,培养辨别正误、区分美丑的能力,享受成长的快乐。这种探索、发现的过程,孕育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激发了新发现的冲动和渴望。可悲在我们许多成长,包括家长、教师、校长不珍惜,不尊重,以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扼杀这种天赋的权利,霸占了他们成长所有的时间与空间,急功近利炙手可热,影响并损害他们情商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我们的责任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素质良好的现代公民,当前,十分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点亮情商那盏灯。

点亮这盏灯,照得青少年生命通体明。

4.点燃心中的火把

   

    学校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眼睛只盯着考试,心中只有分数,杀手锏是题海、题库,大概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真正的为师之道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以及如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解,把教师的为师之道和学生的为人之道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有些问题并不高深莫测,属于常识范畴,但有时人们常不以为意,甚至置于脑后。比如,人要吃饭,否则生命难以延续,这是常识。但有个阶段强调精神,精神第一,连吃饭才能活的常识都置之不顾了。当然,其中教训很多。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唯人独有的活动,推究教育的本质,当然是培养人、造就人。中小学教育当然应把人放在首位,为做人打基础,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一颗中国心,从小讲究诚信无欺,有旺盛的求知欲,努力学习为社会作贡献的本领。一言以蔽之,培养社会的好公民。

分数是检测教与学效果的标志之一,有其存在与参考的价值,但局部不能代替整体,任何一张考卷的分数反映不出被测试者的整体素质。抓德智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学习有追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分数上升是必然趋势。如果把一项检测的标志夸大到追求的目标,把“人”应培养的目标淡化了,模糊了,那就是教育的悲哀。目中无“人”的实质是:教育本质被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对学生生命呵护的爱心被稀释得七折八扣。

    理念指导行动,情感催化智慧。有没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他们今日的健康成长和明日的长足发展的 “大爱”,是教师必须面对并用教育实践回答的问题。如果教师对学生心中有“大爱”,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对教师的九项职责的内涵就能深刻领悟,教育机智、教育方法和艺术就会如涓涓泉水流淌一而出,滋润学生心田,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让每粒金子都发光。有教育良知,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教师常自责自己教育行为的无奈,对教育目标如何落实的迷茫。这是成长中的烦恼,要求进步的表现,以“大爱”点燃自己心中的火把,将会心明眼亮,勇气倍增,创造育人的佳绩。

5.复旦精神谱就我生命的底色(上)

大学毕业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已整整一个甲子。岁月流逝,六十年一晃而过,但当年复旦的许多老师上课的精彩情景仍历历如在眼前。子彬院、A 教学楼、B教学楼,我们奔着上课,抢座位,对知识的渴求难以言表,至今,许多老师的谆谆教导仍常在耳畔回响、萦绕。母校的培育之恩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特别是母校“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复旦精神谱就了我生命的底色,激励我一辈子锐意进取,奋勇直前,将自己的生命和教书育人的使命结伴同行。

人无志不立。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没有志向,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脱离卑琐的动物状态。复旦的精神,“笃志”,教育了我四年。志,要一心一意地立,专心致志地立。在复旦精神感召下,在许多优秀老师的教育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一辈子从事基础教育,做人师,做一名合格的人师。这个“格”,不是打分,不是量化;这个“格”,是国家的期望,人民的嘱托。我做老师,把孩子交给我,要让党和国家放心,要让千家万户老百姓放心。我怎样才能不做知识的二传手,而是人师呢?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里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智慧要如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思想言行能为别人做榜样的德才兼备的人,方能为老师。为此,我刻苦修炼,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是零,不是正面影响,就是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必须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带领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基础教育基础打得好,高校教育就能有万丈高楼。

我教过中学各个年级,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教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说我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除了挨斗挨批,罚我带乱班乱年级。我都把他们带好,包括被家长赶出去的孩子都培养得健康成长了。这是我复旦精神“笃志”要我做的事情,是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因为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6.复旦精神谱就我生命的底色(下)


孩子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宝。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宝贝,家庭的宝贝,工作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复旦精神中“切问而近思”常给我鞭策。我经常拷问自己的灵魂:“你尽责了没有?尽心了没有?你耽误了他的青春没有?”中学生进学校求知,一天要上七八节课、九节课,生命的大量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课的质量会影响学生生命的质量。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教在黑板上,就会随着你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优良素质的因子,才尽到了责任。因此,每堂课下来,我都要反思,寻找和记下自己教学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探求学科教学的规律,探求育人的规律。我的几百万字的文章、书籍,如《于漪文集》、《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都是教学反思、探索学科性质功能、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表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它标志着你前进的步伐。”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上了近两千节的公开课,反思下来,没有一节十全十美的课,有的还创伤累累,为此,我必须不断学习,刻苦学习,这种永不衰败的内驱动力来之于复旦精神的支持与哺育。

基础教育不像高等教育尖端,但是基础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的,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靠物质文明,还要靠精神文明,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一辈子承受母校的教育之恩,难以言说。即使到现在,我仍然承受着母校的教育之恩。报纸上、校刊上、校友杂志上,只要有老师的发言,校长的讲话,我都会认真学习,特别是一些育人的真知灼见,阅读时总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高等教育确实应该是时代的良知,智能的火把,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的代表。衷心祝愿学校在新时代弘扬复旦优秀传统,大力开拓创新,为国家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作出巨大贡献。

7.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早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深究语文教学的底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读了一些有关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磨磨脑子,活跃思维,深入思考,打开另一个视角,寻找新的天地。20世纪世界人文科学的一次最大革新就是语言科学的突破。语言不再是单纯的载体,反之,语言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者;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认识自己的框架。打开另一个视角,看到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因此语文不能只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应理解为语言文化。割裂语言和文化的教育是与当今世界语言教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信息的载体,这种工具、外壳、载体,都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符号体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为符号。这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汉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的豫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我写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等一系列文章,表述自己的观点。那是1995年左右的事。开始,同行中有些人不理解、不赞同,特别是热衷于题海训练的老师,有的认为语文只有一个属性,就是工具。问题可以继续讨论,将来可能认识得更为准确,更为完善。然而,在今日,这样的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相比,大大进了一步。新世纪,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都作了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读到新的课程标准——这个凝聚了广大语文教师智慧和教学实践经验,又用先进理念指导的课程标准,我感到无比亲切。当我看到许多同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再无陌生感,并探究起如何与工具性完美统一时,我感到仅仅几年,便多了许多知音,那都是全国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的缘故。

8. 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早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深究语文教学的底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读了一些有关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磨磨脑子,活跃思维,深入思考,打开另一个视角,寻找新的天地。20世纪世界人文科学的一次最大革新就是语言科学的突破。语言不再是单纯的载体,反之,语言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者;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认识自己的框架。打开另一个视角,看到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因此语文不能只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应理解为语言文化。割裂语言和文化的教育是与当今世界语言教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信息的载体,这种工具、外壳、载体,都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符号体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为符号。这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汉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的豫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我写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等一系列文章,表述自己的观点。那是1995年左右的事。开始,同行中有些人不理解、不赞同,特别是热衷于题海训练的老师,有的认为语文只有一个属性,就是工具。问题可以继续讨论,将来可能认识得更为准确,更为完善。然而,在今日,这样的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相比,大大进了一步。新世纪,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都作了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读到新的课程标准——这个凝聚了广大语文教师智慧和教学实践经验,又用先进理念指导的课程标准,我感到无比亲切。当我看到许多同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再无陌生感,并探究起如何与工具性完美统一时,我感到仅仅几年,便多了许多知音,那都是全国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的缘故。

9.于漪:基础教育须狠抓基础


    基础教育面广量大,关系到每个学龄儿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意义非凡。基础教育又是长效的,传授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知识的“核”,从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设,陪伴人的终身。一名学生从小有幸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一辈子受益不尽。

    基础教育教的是知识的“核”,是最不易老化的。基础打得扎实、牢靠,终身难忘,终身有用。科学文化基础在中小学要力求少而精,力戒多而杂。开设什么课程,安排怎样的教育内容要慎而又慎,必须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课程不能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学生的青春是最耽误不起的,因为任何人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宝。

    眼下有两个基础须狠抓:一是课的质量,课的有效性;二是求知欲的培养。学生进学校,一天上7节、8节,乃至9节课,他们是否学有所得?学有兴趣,学有方向,学有追求,影响到发展、成长,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学生求学最为可贵的是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成长成才的动力与创造的火种。学生天生就具备这美好的条件,要以满腔的热忱,优质的教学资源,科学而又艺术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焰。这个能量比解几道题、背几个公式不知要大多少倍。什么叫优秀教师?就是能把学生教得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追求、越有理想。

    身体是人的本钱。中小学生在校求学长知识、长能力、长身体,本是众所周知的平常事,可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体质得到应有的锻炼却成了一大难题。首先,这是认识问题。体育在学校应放在怎样的位置上,只是几节课的问题吗?它不只是一个课程,它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内有课内的任务,课外天地广阔,下课后操场上龙腾虎跃、欢声笑语,才像所学校。400米标准跑道,美丽的塑胶,鸦雀无声,寂寞得令人揪心。体育打基础,实质不仅抓学生体

质、体能的发展,也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其次是时间问题。要舍得在体育上花时间。学校不是操练习题的王国,特别是毕业年级,应还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德、智、体、美是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他们发展的权利。基础牢靠,教育质量必能有效提高。

    狠抓基础需要真心、精心、恒心、耐心,锲而不舍,就会根深叶茂,繁花似锦。

    狠抓基础需要真心、精心、恒心、耐心,锲而不舍,就会根深叶茂,繁花似锦。

10.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首先需要树立教育的自信。

中国的教育需要拥有两个视野,一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视野,另一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视野。我们要用这两个视野帮助我们树立自信。任何一种学术都具有独立性,其他国家再成功的经验都不能代替自身独立的思考。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一是要贯通古今,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史,特别是解放以来的教育成功经验;二是要拓宽视野,能够“左顾右盼”,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整个教育层面,需要构建家国共同体,要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要能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和担当。

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教育的本质是非常朴实的,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要在教育软实力的建设中攻坚克难,从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理念、教育的价值出发,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这个“战略”和“突破”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吃透十八大精神,在思想观念和策略上作一番真正的调整,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最终对世界教育产生影响。我希望中国在未来的五十年中,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教育学,提炼出自己的理论,再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中国的教育一定要在世界上发出声音,而且是锃亮的声音!

11.教书要为育人服务


    近来人们常提到教书育人的问题,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这是令人欣喜的。教书育人,记得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提出来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观念在教育园地并没有牢固树立,在学校工作中“育人”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重“书”轻“人”,见“书”不见“人”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不少同志认为“教书”是具体任务,不钻研教材就进不了课堂,不传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就没有对学生尽到责任,因此,这方面精力花得多。“育人”呢?这似乎是个大概念,抽象得很,也复杂得很,想不了那么多。再说,“教书”是教课的人要负责的,弄不好影响声誉,影响威信,乃至影响评级升职等。因此,教师觉得自己肩上有这副担子,任务能落在实处。而对“育人”,或者认为是班主任的职责,或者认为大家负责,所有学科的老师都有份,自己何必多“挑”呢?其结果任务落空,大家都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很显然,要端正教育思想,上面列举的种种模糊认识必须澄清。

    教书和育人,“育人”是大目标,“教书”应该为“育人”服务。譬如语文教师,教文是他的天职,须千方百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听、读、说、写的能力,但教学生的“文”是为育学生“人”服务的,只见“文”不见“人”,工作就失去了大目标。“教书”,说到底只是教书匠。在“教书”的同时“育人”,才有可能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做教书匠,不花费太多的力气几乎都可做到,而做一个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灵魂工程师,那就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需要用心血浇灌。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是每个任课教师应精心探讨、研究的课题。比如语文教学,语文教材中写了许多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其中有的歌颂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有的歌颂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思想,歌颂无私忘我献身于人民的高尚情操。在教学字、词、句、篇,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撒播做人的良种。

12.教学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经历过严寒,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经历过黑白颠倒,人性遭践踏,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尊严的珍贵。 

1977年“四人帮”已粉碎,但套在教师头上的“两个估计”枷锁还未打开。出于10年“文革”高压下的恐惧,许多教师不敢说,不敢干,徘徊观望。我更是如此。曾被冠以“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罪名,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包括上公开课,个别指导学生,都是为这条路线卖命,当然只能噤声。平地一声春雷,这年9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建国后17年教育工作的成就。以推翻“两个估计”为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突破口。这年深秋,上海在文化广场召开了教育方面的千人大会、会上,我与另外三名教师发言,批判“两个估计”的错误,吐露压抑在胸中的真言。整个大会群情激愤。砸开了“两个估计”的锁链,教育的春天来到了。我和许多“文革”中受迫害的教师一样,迎来了教学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这年深秋,南京路上海医药商店7楼上海电视台教育演播分室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中学教师向学生授语文课的实况。演播教材由我自选,选的是高尔基的《海燕》。尽管从未面对过电视镜头,心里有些紧张,但由于有冲出“文革”暴风雨的欢乐,心灵放飞,从容起来。朗读,剖析,讨论,辅之以简明扼要的板书,学生十分投入,我也得心应手,进入忘我境地。齐读到“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群情振奋,语调高昂。自信、豪迈、欢乐洋溢其间,这似乎已不是高尔基的诗句,而是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课在朗读全文中收煞。有学生风趣地说:“我们刚从海边归来。”此时此刻我顿悟到:上课是用生命在歌唱!三尺讲台无限爱,爱学生。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化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课文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丁丁冬冬流入学生的心田。随后,我收到好些封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来信,这些收看电视的老师和我虽素昧平生,但心中表露的却是共同的心声:冲击暴风雨,课堂里春风拂面,教育的第二个春天来到了。 

13.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内心深度觉醒

   

教师的内心深度觉醒是什么意思呢?我为什么说一辈子在学  做教师呢?我就是一直处在这样的觉醒过程当中,我体会到当教师  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  就会变得聪明,就会站在比较高的地方思考问题,而且心中总是有一  团火,能有旺盛的经久不衰的内驱力。我这个老教师梦寐以求的就是  国家民族的伟大振兴,而要伟大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辈出。人是  不能自然成才的,要靠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它的质量如何,成果  如何,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的成长动力。因此,我提出一点体会和中  青年教师共勉,就是一个老教师的后面应该有浩浩荡荡的中青年教  师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从来是后人超过前人。

我自己是有限的,但我有体会。教师从事大量平凡、普通的工作,但有些事情应该刻骨铭心,使得你心灵震撼,突然心中会有明灯点起。我想到三十多年前,1977年深秋,在文化广场开了批判“两个估计”的千人大会,我作为中学的教师代表发言,批判“两个估计”。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路线是教育的突破口,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在十年动乱中,我们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黑的,都是“臭老九”,我们教育的成绩都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我在这所学校也被打成了“黑旗手”“黑标兵”,因为我是“三八红旗手”。我无法言说自己的心声,可在那个会上,是邓小平同志,是我们的党给我们砸开了颈上的锁链,因此我们得到了人的尊严。知识分子作为劳动人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感到获得解放。因此,我有主人翁的感觉,也希望中青年同志都能体验到。回顾历史是为了告诉我们现在的同志,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真正有了人的尊严是在1977年以后,我们获得了解放,因此才有了三十年来伟大的成就。所以,我说我就是国家的主人,我就是教育的主人。教师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就会去认真思考,对所有的困难都会去努力解决。


14.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


我一辈子做基础教育的教师,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有位诗人在读了屈原的《离骚》之后,写了这样几句诗:“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汨罗江悲怆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生命是有限的,我毕竟是81岁了,但是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希望在中青年教师身上,你们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还要用高度的精神文明来向世界展示,那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成人成才,能够出现数以亿计的素质良好的建设者,能够出以千万计的拔尖人才,我觉得特别要出卓越人才,不仅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做贡献,还要对人类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的期望。育人先育己。我一辈子走的是同学生一起成长的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有中国心的中国人,成为一个能和学生知心教心的教师。

我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我梦寐以求的是,上海的教育兴旺发达,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我希望中青年教师人才辈出,创造教书育人新业绩。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把这个理想变成光辉的现实,理想实现之时,就不仅是全国的创新,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创新。


15.精选·沉思·积累

记得冯至给茅盾的杂诗第12首中有这么两句:愧我半生劳倦眼,为人为己两蹉跎。”“劳倦眼是把眼睛看酸了的意思,而结果对别人对自己都无所收获。当然,这是冯至先生的自谦之词,他是卓有成就的。但对这两句诗我们倒可以作另外的理解:开卷不一定有益,阅读要追求效果。

读,就要放出眼光来挑选。个人暮年之时,读点消闲的书,还可理解;但青春年少生命旺盛之际,读什么书却大有讲究。描写祖国锦绣山川、颂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剖析世界风云变幻、道破千古人生哲理等等的名著佳作,能使人生智慧,长觉悟,添修养,增才干,要多读,要读好。武打、言情之类的小说,不是说不可以沾边,稍加涉猎,有所了解,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然而,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阅读,甚至沉湎于其中,那就蹉跎岁月了。有些武打小说,粗制滥造,除了刺激感官,搅乱脑子,实在无益处可言。读不好的书其结果和玩物而丧志一样,只会消耗精力与生命,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挑选,要拿出眼力读一些实实在在的名著,不可满足于某些节缩本。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的阅读量大增,许多著作的节缩本应运而生。节缩本固然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对青少年来说,既要涉猎,以扩视野,又要精读,咀英嚼华。就好比人们就餐,快餐确实方便,然而,终日快餐,长此以往,会营养不良。故而,在享用快餐的同时,正餐决不可废。

读,须开动脑筋潜心思考。读而,才能得其要领,掌握精髓,品尝求知的欢乐。阅读要讲悟性,就是这个道理。既要读懂字句的表面,还要深思字句的背后,潜台词是什么也要推敲一番。阅读切忌“碎尸万段”,只见手脚,不见身体。肢解的读法会使脑子里塞满了字、词、句的零部件,而丢失了文章的灵魂。不把握文章的整体,不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词句的表现力、生命力又从何谈起?

读,还得借助记忆用心积累。潜心思考是在理解上下工夫,而记住一些名言佳句,背诵一些名文佳作,能构成人的文化素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读而不记,如走马观花,时过境迁,不留半点痕迹。有的人书也读过不少,但没有体会到积累的重要,脑子里常是白茫茫的一片,白白浪费了时间。当然,积累要有谱,不是读什么就记什么,要善于辨别,择精华而记取。

阅读能使人聪慧,使人精神富有起来,使人胸中拥有天地万物,通观古今中外。而要实现这美好的目标,须在精选、沉思、积累上花气力,切莫读而无益,蹉跎光阴。

16.可否有点偏爱?

    众所周知,教育无选择性。只要生长在我们这片热土上的少年儿童,教师都有责任把他们教好。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每一个儿童,尽心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为人师的道德底线、工作底线。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并身体力行,今日不仅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而且在为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奠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调皮、贪玩,纪律方面常出现点小毛病,作业粗心大意,这些是小学阶段男同学常受到批评与指责的缺点,弄得不好,影响小队乃至中队的集体荣誉,令人头疼。其实,调皮、贪玩与品德不好是两码事。调皮、捣蛋、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时候不自在地通过玩耍去追求新奇,释放生命能量,创造快乐,难道还到七八十岁去调皮、贪玩?调皮捣蛋的孩子起码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身体好,精力旺盛,有使不完的劲;二是点子多,想出门道来玩,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男同学身上就是要有点勇敢、冒险、好奇、不怕苦的精神。如果男孩子都女性化,扭扭捏捏,循规蹈矩,胆小怕事,那是教育莫大的悲哀。男学生从小培养阳刚之气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比作业上的小差错,纪律的偶尔不遵守重要得多。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是常态。如果都十全十美,还要教育者干什么。教育就是把学生蕴含的潜能开发为发展的现实。教育者要有一双慧眼,不为某些现象所迷惑,要洞悉儿童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他们隐含的多样潜能,丢弃带有主观色彩的一刀切的习惯思维,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不是迁就差错、不足,而是要以宽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认真对待。对有潜质的男同学花更多的精力呵护、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实践、锻炼、登攀。真诚的信任和耐心的启发会融化为感情的潜流,滋润他们心灵,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17.课堂春秋忆恩师(上)

这是赵继武老师在教李密的《陈情表》。教科书他一眼不看,脑子里好像刻着这篇文章,逐句逐句讲解。讲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右手食指摇晃着,大声说,“茕,茕,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接着,在黑板上写个大大的“茕”,并叮嘱:“和‘贫穷’的‘穷’一个读音,字的下面是‘卂’,那从商到下一笔不是撇,是竖,笔直的,笔直的,‘穷’,要站得笔直。”说着说着,做了个笔直的姿势。生动啊,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课读读讲讲,委婉恳切,把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些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孝感动天的情境,感情不能自已。

这不是一般的传授知识,而是老师用心在教我们,给我们以精神上的哺育。

那时,教师穷,学生穷,缺的是物质,志气却没少。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2月,省立镇江中学复校。名为省重点学府,但原校舍被毁,只得在日寇养马场复校。此处环境破烂,污秽不堪,经月余的清理修缮,才略似校园。学校在七里甸,十分荒凉,与市区隔绝,学生皆住读。无电灯照明,靠小煤油灯;无自来水,靠一台手工泵抽取地下水。住的是原日本士兵住的一间间小房间。房间里无床,只有一个塌塌米(用木板搭的高两尺的大方块),10个女同学一间,一人一张小席子,排成两排,铺在塌塌米上。空间很小,睡觉必须文雅,稍不留心就会“侵占”到别人的“床铺”上。房间里除塌塌米外一无所有,面盆、漱口杯都放在泥地上。伙食,谈不到营养,能填饱肚子就不错。饭堂里只有几张破桌子,一律站着吃饭。

条件够艰苦的,但大家并不以为苦,因为学校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教得十分精彩,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铆足了劲,要在日寇投降、山河重光之时,办好学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他们黎明即起,与学生一起参加晨会;夜晚,到一个个教室巡回晚自修,为学生解答疑难。夙兴夜寐,十分辛劳。老师们不仅创建了良好的教风,也引领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风。别的且不说,单是晚自修就是学校的一景。教室里每张课桌上一盏煤油灯,两个同学合用。尽管油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差别,但排列整齐、星星点点,远远望去,简直有纳兰性德《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的味道。年轻学生伏案读书求知的背影和老师轻轻走动悉心指导的身影交织成“一切为  民族”的生命交响曲,那么生机蓬勃,那么充满希望。

18.课堂春秋忆恩师(下)

我在母校镇江中学读书的时候,国文老师赵继武特别令我佩服,他是著名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文学修养深厚,十分儒雅,无学究气。他上课别说备课讲义没有,有时连课本都不带,只拿两支粉笔,学问全在他肚子里,上课时只要调动调动,就一套一套出来了。他教诗词更是一绝。不同风格的诗词到了他的嘴里都会风采别具,余音缭绕。有人说,人生最快意的事之一就是用家乡音调引吭朗诵诗词。我的家乡话很悦耳,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尤其读诗词,颇具歌唱的韵味。教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慷慨悲歌。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每逢假日三五同学登上北固楼,总是感慨万千,抒发“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宏愿。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从此,我也就深深爱上了辛弃疾的词。

赵老师从不训斥学生,总是和颜悦色地谈自己的看法、想法,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对待同学中的突发事件,处理的艺术更是令人钦佩。班级里调皮捣蛋的男生总要制造点小事热闹热闹。有一次上作文课,有个同学恶作剧,偷偷地把我的凳子搬走,我十分生气,不去找,就站着写。那次是自由命题还是要求写“丙戌重阳”,记不清楚了,但清晰地记得我针对这件事大发议论。其实,事属鸡虫得失,没什么了不起,而那时,我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意气,那么多文思,笔端汩汩滔滔,写下了一篇类似“檄文”的东西。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要被老师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风趣地批道:“……于生失座,成此佳作,遂使孟嘉落帽的事不专于前矣!”妙笔轻点,化解了矛盾,慰藉和安顿了我这颗少年气盛的心。那种宽容,那种用典故,用文化底蕴循循诱导的艺术,我永志不忘。35年后,与同班同学忆及此事时,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草‘檄’何曾两腿麻,灌夫骂座笔生花。鸡虫得失浑闲事,赢取先生说孟嘉。”

教师教育学生的最高境界大概是并不摆下教育人的架势,而是自然的、质朴的、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做人道理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融合为一体,课内课外撒播到学生心田,春风化雨,滋养心灵,学生品尝到成长的喜悦,深切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赵继武老师为我播下了成长的良种,师恩浩荡,刻骨铭心。

19.理想照耀生命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但每天有新的气象,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启示。

    常识有时就成为经典,历经时间检验,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人要吃饭,大到民以食为天,小到个人的一顿饭,其中有许多学问,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话题虽老,但同样常谈常新。更何况“理想”这个话题对我们青少年学生而言,是应该思考,应该讨论,不可或缺的。

    每个青少年都期盼自己有美好的人生,能创造生命的辉煌。怎样才能实现?孕育远大的理想、树立远大的理想至关重要。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文化产品风起云涌,文化时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有文化判断力,切不可照单全收,错把腐朽当神奇。要独立思考,反复比较,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寻根刨底,弄清是非、美丑。因为那些消极、颓废、恐怖的袭来时不可能狰容毕露,而是披着各种各样乱人耳目的外衣,在你丧失警惕之时,悄悄地污染你的心灵。

    人总是有物欲的,要生存要发展,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我们从事经济建设,大量创造物质财富,不仅使国家强盛,更是要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生活幸福。人和物质财富打交道,要不逾矩,在规范中活动,取之有道。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精神层面的富有,追求人格的完美。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鸟的翅膀一旦系上黄金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常想到这一点,容易心明眼亮。

    同学们积极向上,表现优秀,有理想,有抱负,希望第一步坚定远大的理想,一辈子为之奋斗,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咬定青山不放松。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勉励。

20.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中小学教育也好,大学教育也好,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有一颗中国心。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对自己的国家缺乏感情,对中国的文化缺乏认同,缺乏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心,不能自律,即使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也难以对社会作出贡献,弄得不好,还会起负面作用。这一点不牢牢把握,我们花的力气也会付诸东流,有负于国家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民族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外是屏障,对内是黏合剂。可是,我们对母语的重视往往及不上对外语的重视程度,这实在是荒唐。初中进入高中的保送生只要检测数学、英语,语文无此殊荣。难怪曾发生这样的怪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用外语教,美其名曰“双语教学”,这在世界上大概也是罕见的。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其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烈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修养,追求理想与人格的完美。翻开中国古代的经典,几乎所有的书都讲修身养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日三省吾身”等,均讲究道德,讲究做人,讲究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与教育的本质紧密相连。

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无不聚焦在对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提升、精神力量的增强上。当今的中国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须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明读书之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学生把握做人的底线,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判断力,就会心明眼亮,抵御垃圾文化、腐朽文化的诱惑,健康成长。

21.青春无价


有位年青朋友郑重其事地问我:“老师,青春是什么?”我毫不思索地脱口而出:“青春无价!”这岂不是答非所问?大概不是,从下面几个故事中,您可能会找到两者之间沟通的奥秘。

春二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个周日下午,三五同学约游京口北固亭。跑啊,跑啊,那股兴奋的劲儿难以言表。登上北固亭,面临滔滔滚滚的长江水,有的同学诗兴大发,高声吟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教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深深镌刻在学子的心上,从个人的慷慨激昂到几个人集体背诵,声音的振幅,振到山,振到水,山水有情人有情,热爱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好极了,简直是心灵的喷涌,激动人心。”有两个同学不知道,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它凑完整,写在纸条上。接着,大家又齐声诵读起来: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同学们读得热血沸腾,两颊绯红。他们读的是民族的呐喊,表露的是缄默的中国蕴藏着的惊天动地的巨大力量。

从辛弃疾的词到闻一多的诗,从小乔初嫁的周郎到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从历代多少兴亡事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谈见解,摆看法,一个个俨然是救国济世之才。争论,平息,再争论,又平息,起起伏伏,青春在胸中涌动。下北固山时,夕阳余晖作伴,反衬着生命力的无比旺盛。

半个世纪以前,即使是省立中学,住宿的条件也极差,一间寝室只有一个榻榻米,没有床,十个同学挤在上面,被褥紧挨着被褥。一天,上好晚自修,大家黑灯瞎火摸进了寝室。有位同学一踏上榻榻米,就哇哇大叫,原来她被一条长长的大虫螯了一下。同学们吓慌了,赶紧点上油灯,一照,原来是条大蜈蚣,头是红的,昂着,怪吓人的。几个同学用鞋底奋力扑打,总算结果了它的性命。可被咬的同学的脚立刻红肿得可怕,疼痛难熬。有同学说:“唾液可以消毒止痛。”于是,几个同学就不断吐唾液帮她涂抹。然而,不管用,脚越来越肿。突然,一个小机灵鬼说:“大概弄错了,应该是鸡的涎,鸡是吃蜈蚣的。”有同学说伙房里有只大公鸡,于是,几个同学又摸着黑结伴到伙房里去找。在大家的央求下,炊事员终于应允她们把大公鸡拖到寝室。七手八脚,原先胆小的一变而为勇敢者,尽管鸡百般挣扎,还是把它的嘴扒开,让鸡涎一滴滴滴进伤口。扒开,合拢,再扒开,再合拢,滴,滴,滴,说也奇怪,疼痛居然缓解了。笑啊,跳啊,伴随着鸡的叫鸣与扑腾,折腾了大半夜,无一句怨言,无丝毫不快,真是“一人有难大家帮”。

突发事件如此,平常日子呢?生活上的照硕、谦让,学习上的互帮互学屡见不鲜。水是金贵的,吊一桶井水上来,总不会忘记给晚来的同学留着。汲深井之水需力气,男同学常自觉勇挑重担;咸菜炒肉丝是节日的加菜,八人一桌站着吃(无凳子),总要留几筷给晚来的同学;点蜡烛是一种奢侈,家境略好的同学带来考前复习用,总不忘给视力差的同学点一支。

高三毕业考来临,教室里欢声笑语稀少了,代替它的是静谧、全神贯注和很少的窃窃私语。一天,上英语课,教室里突然“爆炸”起来。头发花白的老师不仅严格,而且十分固执,他的话就是“圣旨”,说了算,怎么商量他都不会更改。这天,他突然宣布,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都要考,每篇文章都要背出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怎么得了?平时不要求篇篇背诵,这次来个突然袭击,考的科目那么多,岂不是要逼死人?讨价还价是绝对没有效果的,吵闹更是无用,只得“认”了。开夜车,挑烛夜战,说也奇怪,一个通宵,硬是把一本书强记在心。年青人的记忆力就那么厉害,那么神奇。第二天,同学之间相互背诵,你一句,我一句,你一篇,我一篇,相视而笑,真是先苦后甜,妙在不言中。

最快乐的莫过于一学年结束时的全校文娱晚会,精心准备的忙碌劲儿就甭说了。特别是考试结束到发成绩报告单之间,那几天,学校简直成了文艺的海洋,教室里,寝室里,操场上,饭厅里;拉胡琴的,吹笛子的,背台词的,编舞蹈的,似乎一个个都是文艺天才。最辛苦的要算编导,他们人数虽不多,但确实有才华。他们写,他们说,他们调动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个个节目几乎都出于他们的手。教师不出面,也不插手,一切由学生自主;什么道具,什么服装,一切由学生解决。各个班级的班长就是组织节目的“头”,他是调遣每个学生发挥不同作用的大将。台在露天,是饭桌和课桌搭成的,幕布由一块块大床单缝制而成,台的四周挂了好些汽油灯,晚上,多灯齐亮,倒也巍巍乎壮哉。演员们尽量发挥各自的才能。一曲二胡伴奏的白居易的《花非花》,倾倒全场观众,那优美的诗句“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伴随着低回缠绵的琴音在夜空中飘荡,是梦?是真?是追思?是惋惜?留给大家不尽的遐想。瞬间,幽静被满场大笑声所代替。原来两位男同学在抬到台上的大黑板上演算数学题:一个方、两个圆、一个三角、一个横卧的长方,“啊呀!怎么来了两位数学老师!”同学们叫了起来。黑板上又出现了一个个漫画式的头像,是大家都熟知的人物,妙极!有的同学笑得捧着肚子,有的眼泪往下挂。欢乐,欢乐,心底开放的花。

青春,初味人生的年华,民族情、报国志,乡情、师情、友情,都是那么炽热,那么纯真,那么多彩。在众多美好情感的熏陶下,长身体,长本领,长智慧,长才华。青春是无价宝,就在你的脸上,就在你的心中,就在你的身边。抓住它,干百倍地珍爱它.,它会给你创造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千万别让它从你手指缝里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流失。年青的朋友,什么是青春,您明白了吗?


22.求知乐无穷


    往昔年少乐事多,同伴的踢毽、跳绳争优胜,野外的尽情奔跑呼叫,学习缝衣做鞋的紧张与笨拙,无不充满生机,充满乐趣。然而,最使我难忘,并终生受益的,莫过于求知了。

    在我的眼前,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我想问个究竟,弄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花、草、树、木,我要查一查它们的姓名和兄弟姐妹;鸟、鱼、兽、虫,同样要观察、查询,了解形状,了解习性。社会上的事接触不多,但少年世界中的友情、争执乃至恶作剧,也是够咀嚼回味的。至于反映社会生活的童话、小说、散文,对我更是有无穷的口发引力,我可以废寝忘食地阅读。记得第一次看到巴金写的《家》,我急不可待地读了一夜,为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时而忧时而愤时而喜时而悲,那份投入,那份欢乐,难以用语言表达。

    知识能给人以精神的养料,它能驱除愚昧,启迪智慧,助人立志,陶冶性情。青少年时代是求知的黄金时代,从小学的东西如手脚长在自己的身体上一样,运用自如,经久不忘。

   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信息层出不穷,我们有志的青少年更应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是辛苦的,但苦中有乐,当你开动脑筋解开一道难题、理解一个定理、记住一段名言、写出一篇佳作时,那种快乐,那种豪情,只有亲身实践,才会深深体会其中的滋味。少年朋友,如若不信,你们可以试试,我等待你们更上一层楼的佳音。


23.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幸福

   

    幸福是什么?可能千人千理解,万人万体会。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人的身上、人的心中。

    中小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他们只要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有成就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悦、舒服痛快、幸福温暖。有了这种感受,必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笑对学习和人生。然而现实状况是,其中不少孩子表现出来的是身体疲惫、心情压抑、求知欲望不强烈。只要说到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时不知幸福多少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意想不到的话:“那时你们不过穷一点罢了,你们知道我心里多苦,那个压力啊!”这样的话出自十三四岁或十六七岁孩子的口,真是令人心酸。

    生活确实幸福,学生既无缺衣少食之苦,求学的物质条件更是优越得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觉得“心苦”,而缺失幸福感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过重的压力无疑是共同的因素。学生求学必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应该是适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承受之累、不可承受之苦。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与追求,学习上有这样那样的需求乃至闪失,这些都应该被理解、体贴和宽容,家长和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给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一味用刚性的指标,特别是分数、名次、证件加压,轻则造成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倦怠,重则导致性格扭曲、冷漠寡情,无视社会与人生,后果难以预料。

    学校与家庭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也不可能给予孩子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人的感受、个人的体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发展的权利,为他们提供成长需要的时间空间的保障,如此,他们求知向上的积极性必然增添,在施展才能的过程中就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幸福感也就充盈胸际。

    以巨大的勇气拆除分数的桎梏,废除教育孩子习以为常的语言霸权,遵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幸福就会不期而遇: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周围是鸟语花香。


24.让生命之花绽放

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青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令人揪心的是重术轻人、急功近利思潮的干扰,应试教育、题海战术铺天盖地的侵袭,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状况比比皆是,教育被扭曲,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受不良影响。

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绝对是经典箴言。教育学生就是要他们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求学期间,把握了做人的底线,养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一辈子受益不尽。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确实如此,一个人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能力有限而责任是无限的。可惜至今不少人,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对此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误认为德育是软任务,口里说说的,而抓知识是硬任务,有的甚至是迷信分数,对分数顶礼膜拜。其中确实有不少难言的苦衷,如考评、升学率等紧箍咒,但认识与力行不能说已经到位了。

于是,学校教育就出现德育、智育割裂的情况,似乎课堂学科教学只是智育,而班主任工作才是德育。其实,任何教学都应有教育性,有教育性的教学,就赋予知识、能力以灵魂、以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进校求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里进行怎样的教育对学生心灵塑造至关重要,影响到学生生命的质量。学生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宝,学校要满怀爱心切切实实尊重学生生命的价值,促进他们德性与智性和谐发展,共同成长。

课堂学科教学是单一传授知识技能,还是以所教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效果迥然不同。后者是真正的教书育人,把情意激发、情操陶冶、责任心、创新意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等等,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撒播到学生心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获得发展,心里逐步亮起人生追求的明灯,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课堂教学应该立体多维,发挥育人的多功能。教学的优质、教学的有效,应追求这样的目标。

学科教学应为德育主渠道,主渠道开通,学生的生命之魂德性与智性每天受到培养,春风化雨,生命之花就会绽放。


25.人,活在价值体系中

古今中外有个永恒性探讨的问题: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对这个问题许多智者、贤者作了精辟而深邃的剖析,开启人们智慧,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对这个问题,许多志士仁人不仅认识与探寻,精神上追求,而且躬身践行,为国为民赤诚奉献,谱写了生命的精彩,创造了卓越的人生。这些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哺育我们青少年一代代健康成长。

其实,人生在世就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当中。价值观不但用来衡量物的价值,也用来衡量人生的价值。每个人对人、事、理的价值判断,就是价值观。人在青春年少之时立志走好人生的步履,憧憬美好的未来,就是进行价值取向的选择,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是衡量人生有无意义的标尺,对于个人来说,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内涵,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对于社会而言,决定了文明的程度。

在当今社会,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和信奉怎样的价值取向?这个问题关系到所有的人。党和政府要回答,全社会要回答,每个公民要回答,青少年当然也要回答。价值取向正确、先进,社会就能进步,就能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乱象丛生,人心涣散,就会后患无穷。对于青少年而言,更是影响一辈子的生活道路,能否成长、成人、成才的问题。选择必须头脑清醒,有是非黑白的判断力,万不可掉以轻心。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它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它在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设,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深层次的障碍;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主张与态度也必然多元多样。此时此刻,作清醒的理性思考,以先进文化支撑,引领,倡导统一的价值追求,能凝聚精神力量,破解难题,推动社会持续进步。诗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航向正了,就能乘风破浪向前行。

愿我们青少年吮吸中华优秀文化的琼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立志、立人的道路上执著前行,创造人生的辉煌。

26.生 命 的 赞 歌

    课堂上精彩瞬间的鲜活形象.常在不经意中浮现眼前。学生得意,教师欣慰,师生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的醉态可掬,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的情景。应该说,整堂课学生学得很欢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人的活动,学生都能进入课文描绘的景色中体悟、感受、品尝到描写景物的委婉细致,用词的准确生动,比喻的形象鲜明。学生写作中有明显反映。原本叙事写人时,不少学生写得粗粗拉拉,学了这篇课文后,竟然细致起来,有的文句很生动。

然而,这堂课不想则已,想想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作者从盼春入笔,迎春、绘春,直至颂春收笔,目的何在?绘春时,用并列法结构广泛地写春景,不是定点观察,而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摇过去,这是为什么?贯串这些景的起灵魂作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在哪些语句中特别传递了这个消息?

文章的最终落脚点是赞颂春天。既然是赞颂,就要把春天的美好写足,描绘得栩栩如生,渲染得如诗如画,使中学生如临其境,看到春天的美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风拂面,细雨沾衣,绿草、繁花为伴,快乐充盈胸际。描绘春景的喜悦心情洋溢纸上。仅仅是喜悦心情吗?不,字里行间再深入咬嚼一番,发现文中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涌动。那力量来自于生命,生命的涌动,你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字,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生命的灿烂奔放,蜜蜂闹,蝴蝶飞,鸟儿呼朋引伴,牧童短笛嘹亮,城里乡下,老老小小也赶趟儿,这是大自然中演奏的生命交响曲,是生命的礼赞,那么和谐,那么温馨,那么美丽,那么执著,连无生命的春风、春雨也如此地善解人意,善解造化的用心,恩泽万物,催发生命成长。春之所以为春,受到千古以来世人的钟爱,恐不啻是春风和煦,暖雨濡润,花红叶绿,草长莺飞,更在于恢复生命的活力,催发新生命的诞生。成长,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离开了生命的赞颂、讴歌,景色只是纸花,不可能你的眼,动你的心。

    教课不容易,要沉到教材中,不能浮在水面打漂。

27.说“文化判断力”

对中学生而言,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学生初涉人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外界事物喜爱利用各种感官接触、了解和吸收,体验认识世界的快乐,更何况文化内容繁复,色彩斑斓,形式千姿百态,常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叩击年轻人的心灵。文化对学生有巨大的穿透力,犹如水击石,或冲刷,或细镂,锲而不舍,石头就被雕塑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形异态。每位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由于兴趣、品位的差异和不同文化的感染、塑造,在不经意之中,精神世界的高低就大相径庭。为了今日的健康成长和明日的长足发展,从而成为情操高尚心灵丰富的人,提高文化判断力至关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文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化产品风起云涌,文化时尚层出不穷,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况不足为怪。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学生切不可照单全收,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人生活在社会中,之所以能抵御多种多样的诱惑,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判断力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认真执著地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就会不断提升思想,陶冶情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优美的心灵。年轻学生缺乏生活阅历,选择读物、欣赏艺术要学会鉴别优劣,区分美丑,崇尚健康、高雅,鄙弃低俗、污秽。值得警惕的是种种垃圾文化,如黄色、恐怖、消极、颓废等文化,并非都是面目可憎,袭来时常披着乱人耳目的外衣,悄悄地污染心灵,诱发缺乏判断力的人背弃伦理道德,乃至形成扭曲的人格。对垃圾文化、腐朽文化,不管来自何处,都不能掉以轻心。有些休闲的书籍,娱乐性的影视、歌曲,着眼于调剂生活,接触一点,了解一点,无可厚非,但不能沉湎其中。网络世界中的肮脏东西,绝不能沾染。迷醉其中,就失掉了自我。学校、教师对学生文化生活不能漠然视之,要精心引导他们往高处追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说过:愚昧的人之所以区别于聪明的人,根本在于他不具有判断力。”21世纪的中学生风华正茂,聪慧好学,定能努力提高文化判断力,区别精华与糟粕,铸造良好的人文素质。


28.温馨的家庭教育

对待孩子,对待子女,父母应该有个基本看法,基本心态。由于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与浮躁心态入侵到家庭生活,因而,不少家长对子女求全责备,学习上超越年龄的做法更是屡见不鲜。这样做的结果使家庭增添了紧张气氛,减少乃至丧失了和谐的因子,子女也好父母也好,都在负重前进。黑柳朝在《小豆豆与我》中是这样来表达她的看法的:“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本来就有无尽的才能和可能性”,“感谢上苍赐给”她抚养孩子的机会。她说的“无尽的才能和可能性”十分重要,要让孩子“才能”尽现,让他们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是有成长的过程,发展的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天就长大,就完美。如果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违背规律,其结果必然是禾苗枯死。孩子展现才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靠父母的抚养,靠父母带着感恩的心情来抚养、教育。这种心态是宽容的、温馨的,不怨天尤人,不训斥苛责。子女成长,家庭是第一环境,父母是第一教师,父母对子女的认识与心态是塑造子女成长环境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切不可小视。

有所不为,才能真正有所为,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理念与做法。现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是全能、全才。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能,而是样样学,样样要,不学也得学,痛苦不堪。其实,有时候“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正由于毫不犹豫地放弃,孩子才有长足发展。什么材料派什么用处,凭主观臆断,凭脑子里想象的模式去打造,那是一厢情愿,是行不通的。

沟通与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必不可少的纽带与桥梁,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不仅不例外,而且尤为重要。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对待任何一件事情,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情,会作出迥然有异的判断。有的确实有是非、美丑的问题,但大量的是可此可彼,如果各执一端,往往会闹矛盾,伤感情,因而,交谈、沟通至为重要。

29.学科德育重在融合

    学科德育要做到融合,就要对所教学科的个性特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然后对某个章节、某个内容反复推敲,找到知识传承与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无缝焊接”。当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满怀激情,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学生。如果冷若冰霜,采取旁观者的态度指手画脚,文本中再好的内容、再精彩的语言也会因教学实践的降温而凝固,降低生动、鲜活的育人功能。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春》,犹如水彩画,不仅满纸淋漓润湿,而且不少地方细笔细描,十分传神。春山春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画面无不生机盎然;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灿烂似锦,洋溢在字里行间。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咀嚼其中的深味,面对一幅幅春日美景,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不仅会感受到无声的文字已站立起来,自己已置身于形象、色彩、音响交织的美景之中,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愉悦,而且倾听到生命的跃动,体悟到生命的珍贵与灿烂。文字用来表情达意,当学生透过文字的“表”“达”,触摸到作者的“情”“意”,就会与作者心灵沟通、交流,乃至产生共鸣,受到教育与感染。进入文本,与作者融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伴随着文章结构、语言、写作方法的探讨、咀嚼、研究,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也就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振奋,使学生追求美好,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净化了学生的感情。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学科德育最忌东拉西扯,无限拔高。教材本身的内涵是德育的家园,也是进行德育的依据,离开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钻研,随意延伸,无限发挥,那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说教必定浮游无根,在空中飘,最无力量,也最易招来学生的反感。求真,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原则。唯其真,才能实事求是,才有教育的力量。

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细心、精心、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爱心以及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和满腔热爱。持之以恒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灵的培育和塑造,学生不仅能今日健康成长,而且能终身受益。

30.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课堂是一所学校最基本、最常态的细胞,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中心所在。学生进校求知,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一堂堂课影响到他们发展的质量,成长的质量,生命的质量。课堂教学如果充满智慧,情意洋溢,兴味盎然,有吸引力、感染力、辐射力,学生不仅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更可贵在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学有追求,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品尝到求知的乐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有了这样的体验、这样的收获,喜爱学校之情必然充盈胸际。

    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既来自人文关怀、知识魅力,更来自于问题的探索。当前我们教育模式的弊病,着力于学生的学“答”,追求纤毫不差,标准化。殊不知这是让学生只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学习的生命力受到压抑,处于画地为牢、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圈养境地,怎可能精力充沛、智慧发展呢?孟子早就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课堂里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就会培养起生疑、质疑、辨疑,进而解疑的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疑”是学之始,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总是始于发问。“问”的能力的强弱、深浅,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问”是通向新知识的桥梁,是“思”的结果。学问学问,要学会“问”,就得切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屈原的《天问》一口气提出138个问题,天上、地下、人间、自然、社会,没有作答,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求知过程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奇思妙想的问题,那我们的课堂岂不是智慧火花的进发、创新意识的闪耀、青春活力的张扬?那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理想境界?师生的尊严、师生的能量都得到真正的释放。


31.学做人师

学做人师须德才兼备,智慧要如潮水、泉水一样喷涌而出。现代教学中,老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你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是说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教课捉襟见肘是没办法上好课的。怎么样才能够左右逢源呢?那就是靠你宽广的文化底蕴!

我读到学贯中西的钱钟书的书,觉得他句句话都是宝贝,读他的《宋词选注》,深感他的注解就是学问,就是创作!有一次读到苏东坡的一句诗,写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我怎么也看不懂,这红牡丹妖红,流下来怎么是翠、是绿的?钱钟书先生他怎么解释呢?他说这诗里用词就好像用兵一样,可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红是实,翠是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红绿交错、红绿互映,造成一种幻觉。这种艺术的魅力就是文字特有的功能,它实际上比造型艺术的美还要成功!你说如果不读书的话,自己就无法理解,有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懂,还误认为印错了,十分可笑。

学做人师更须拓展视野,广泛学习,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社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交融的。教文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自然科学,教自然学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人文,因为这样才可以打比较宽的底蕴。

比如说,我教语文,过去我凭自己的个人爱好,喜欢看人物塑造非常精彩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独眼将军库图托索夫打仗的情景,在我脑子里活灵活现,对那种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觉得很低级的。但是后来我就觉得不行。作为一个老师的话,必须了解小说的情节是很重要的。比如金庸小说,就全是情节。你作为老师,就样样要学!我上课时经常有被学生将住的情况。有的时候他们问一些科学的问题,我真的是讲不清楚。我们那个时候学的是经典物理学,他问爱因斯坦什么,我就讲不出来,这就逼得我再去学一学近代物理学。学了近代物理学我才知道晴空万里还有两朵乌云,这样拉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序幕,出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当霍金一出来,我马上就买《时间简史》看,不过看不懂。为了教育孩子,我还去研究美术,因为有的时候学生会拿画来问你,所以我家里画谱很多,经常读画。


32.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

于漪

    教育话语权的作用不可小视。时至今日,搞课题,写论文,不引用外国教育理论,不引用外国教育家某某话语作为语录,似乎就没有水平,不够先进,不够前沿。更有甚者,我们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进步、成效,常作为论证这些理论、理念的证据。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何处去了?搭到“外”字,就有理论水平,科研立项也好,职称升迁也好,往往就有绿色通道之便。

话语权会影响许许多多做法。比如说,考试客观题科学,主观题欠科学,不能量化,评价成绩有差异。不能不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下子推行标准化试题,对几乎所有学科全覆盖,无视不同学科的不同性质特点,实践下来,弊病甚多。最厉害是衍生的一课一练,题海题库,铺天盖地的教辅,赚的是家长的钱,害的是学生的青春。机械操练几乎剥夺了学生课外读书的时间,消解了他们的好奇心,消解了他们求知的强烈兴趣与奇思妙想的创造意识。教育行政部门一再采取措施规范、制止,但收效总不理想。思维成定势,更由于巨大利益的驱动,要改变当然十分困难。其实,标准化试题对课程教材教学的冲击同样不可小视。课程整体框架在教学中淡化,知识点大大流行以提高押题率,教学中碎片化屡见不鲜。


33.永忆恩师

    年华似流水,转眼间学生时代的岁月已流逝一个甲子。许多事烟消云散,难以辨踪,但中学恩师教课的情景仍常在眼前跳跃,形成永恒的怀念。

听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教中外地理的严老师,我们称他为“活地图”。他粉笔在黑板上一勾,地界、山脉、河流、城市、交通线……再配以文字、数据说明,极其形象生动,经久难忘。数学毛老师一边板书一边用英语讲述,推理之严谨令人折服。他那“……is equal to zero”的语调成为他的代号。知识大门打开,某一定理某一定律理解、掌握,某篇文章某个问题悟到真谛时,自控能力好的同学会莞尔一笑,无所顾忌的就手舞足蹈,千姿百态,生气勃勃。

教国文的赵老师特别令我佩服,他是著名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文学修养深厚,十分儒雅。他教课不讲究方法,经常的情况不是眼睛看着天花板,就是朝窗外看,我们女同学少,总是靠边坐一排,他从不管我们。奇怪的是大家都全神贯注,生怕他说的话被遗漏。清晰地记得他教《陈情表》的情景。教科书他一眼不看,脑子里好像刻着这篇文章,逐字逐句讲解。讲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右手食指摇晃着,大声说,“茕、茕,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接着,在黑板上写个大大的“茕”,并叮嘱:“和‘贫穷’的‘穷’一个读音,字的下面是竖,不是撇,不能看走眼,笔直的,笔直的,‘穷’,要站得笔直。”说着说着,做个笔直的姿势。生动啊,我一下就记住了。课读读讲讲,委婉恳切,把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些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孝感动天的情境,感情不能自已。

赵老师教诗词更是一绝,不同风格的诗词到了他的嘴里都会风采别具,余音缭绕。他吟诵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那种故国之思,凄楚之情,随着音调的传播,弥散在教室里,令人心酸心颤,他教完,我们就背出来了,那种感染力,心难言表。教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却是另一番景象。“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慷慨悲歌,我们这些学生,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不是一般的传授知识,而是用心在教我们,给我们以精神上的哺育。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千,忧国忧民的思想充盈胸际。

34.用生命歌唱

1977年10月19日,金色的秋天。南京路上海医药商店7楼,上海电视台教育演播分室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中学教师向学生讲授语文课的实况。这一天北京也开播,为我们引路。虽然“文革”前我曾经历过几百人听课的大场面,但当时上镜头是极稀罕的事。与那么多观众见面,对我来说,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心中着实有些紧张。演播室很简陋,课桌椅十分破旧,纸板制的窗框上挂着五六条纸剪的嫩绿色柳丝,增添几分生机与美感。教材由我自选。我深感自己冲出了“文革”的暴风雨,于是在图书馆被捆扎的、所谓不得外借的“封、资、修”作品中找到了高尔基的《海燕》,就以此为教材授课。我心里紧张,央求演播现场的导演录下来再播,他说,“那怎么成?我们没摄像头,一个摄像头要几万元。”我哑口了。导演指令,灯陡然亮了,满屋通明,我的心紧缩了一下,立刻镇定下来,从容地走进教室。朗读、剖析、讨论,辅之以简明扼要的板书:学生十分投入,我也得心应手,进入忘我境地。齐读到“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群情振奋,语调高昂,自信、豪迈、欢乐洋溢其间。这似乎已不是高尔基笔下的诗句,而是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课在朗读全文中收煞。有学生风趣地说:“我们刚从海边归来。”导演竖起大拇指对学生说:“太好了!”

我兴冲冲地返家,那种冲出暴风雨、精神上获得解放的喜悦似乎渗透到每个细胞,恨不得逢人便诉说。门是我爱人开的,他是个古板正宗的读书人,对我经常公开教学,忙这忙那,总是泼冷水,不断降温。这次却一反常态地说:“我从未看你上过课,怕你上砸了。看你进教室笑眯眯,镇定自若,我心就定了。九吋黑白电视虽小,但还看得清楚。你哪里是上课?你是用生命在歌唱。”这倒是一语中的。三尺讲台无限爱,我爱学生、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化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般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随后,我收到好些封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来信。这些收看电视的老师和我虽素昧平生,但心中表露的却是共同的心声:冲出暴风雨,课堂里春风拂面,教育的第二个春天来到了。


35.语文教学,“门”在哪里

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感谢培育之恩的思想,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

那个年代,没有教学参考书,全靠自己独立钻研,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教。自由度是大的,但教得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我这个年轻教师没有把握。那里,课堂闭锁,不可随便进别的教师课堂听课、学习。我向老教研组长央求了多次,希望能听他一节课。听说他教得好,琴棋书画也行,令我羡慕。可他就是不吭声,不应允。 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我一清早就到学校,积极主动地把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包下来,扫地、擦地板、抹桌子、泡开水、倒痰盂,想以勤劳“感动上帝”。然而,终未见效,仍然未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

一天,老组长突然来听我的课。推开教室门,见他坐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一脸严肃。由于毫无思想准备,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教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对作品中的“将军”和士兵“小李”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我定了定神,把课上了下来。学生认真阅读、听讲,我自认为讲得还是有条有理,过得去。

课后,他找我谈话。轻描淡写地肯定了我的板书、语言外,郑重其事地说:“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人物形象分析是这样贴标签的吗?”“轰”,如五雷轰顶,头脑炸开了似的。怎么办?我只得低声下气向他请教该怎么教,但他仍一脸严肃,金口难开,不吭声。他在办公室时一天难说几句话,我们都怕他。

“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我是名不合格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何处?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即使路漫漫期修远,我也要寻找。不仅要找到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深味其中的奥秘。老组长这句“金石之言”成为我在教学生涯中不懈追求的动力。从此,夙兴夜寐一灯明,寻寻觅觅。

为了进入语文教学的大门,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实践。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真心实意虚心求教;一把尺子专门量自己的不足,查找自己教课的差错、缺点、不足,每节课写“教后”,记录下歪歪斜斜的脚印,寻找语文教学的规律。

36.阅读经典,读懂中国

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有了精神支柱,才会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国家、民族也是如此,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虽历经内忧外患,仍能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社会做贡献。我们伟大祖国就是杰出的榜样。

精神从何而来?文化。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及其精辟地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中国脊梁,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的结果。

五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辛劳、意志、智慧、品质创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中华文化,一代代薪火相承,历久不衰。这座文化宝库硕大无比,其中精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只要怀着进深山探宝的心情去寻觅,去阅读,浓浓的民族情思就会扑面而来,至圣先贤的深邃思想、精辟见解就会如清泉喷涌到你的心田,使你心窍顿开。

遗憾的是,我们中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宝藏知之甚少,对学习它、读懂它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真切的体会。再加上所处的文化环境纷繁复杂,外来文化、娱乐文化、低俗文化乃至垃圾文化,伴随着声、像、色的喧闹,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搅得心烦意乱,迷失方向。青年学生缺少生活阅历与文化积淀,文化判断力差,有时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照单全收,甚至错把腐朽当神奇,心灵受到污染和损害。目睹这种状况,有识之士无不焦虑。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名中国学生不经历中华文化的学习、熏陶、洗礼,就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失去精神支撑,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提升人的素质,陶冶人的品格,赋予人一种内在的大气与高贵。中小学生潜下心来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坚持数年,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已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厚度与高度,享受到茁壮成长的快乐。

37.怎样学做人师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但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一直追求一些光辉的榜样。比如我非常崇敬鲁迅先生,他在北平师范大学教课的时候,不仅是课堂上坐满了人,走廊也站满了人,走廊里站不下了,就到操场上去上课,把饭厅里的方桌搬到操场上,周围全都是学生,人山人海,他就站在方桌上讲课。那时候没有扬声喇叭,没有扩音器,他就站在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师生的心灵交融,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乐曲。我看到书上记载的这个场景,真是非常感动,我想,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真是人师了!

我国历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教育群体,就是西南联大。那里师资真是精英如云,各种各样的老师,各种各样的个性,那是智慧的海洋。我们都知道,那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日本鬼子蹂躏我大好河山,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西南联大所在的地方也是不断地要受到空袭的威胁。有一次在一个破饭厅改造的教室上课,主讲者说:黄昏时分,从四面八方辐辏而来的鼓声近了,更近了,十分近了。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莘莘学子全神贯注。这是谁在上课呢?是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激情洋溢的,他的那种诗,哪里是语言啊,它是心里头喷射出来的岩浆!他的课同学们非常珍爱,他简直是用音乐一般的语言在上课的,为什么这些老师教课有如此的魅力?那就是因为人格高尚,在他们的心里就是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一辈子考虑的就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他们是把自己所从事的教人的事业、育人的事业,和国运兴衰、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学识渊博,研究到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出成果!再看我们上海,我也是很幸运,有机会接触苏步青老先生、谢希德先生。

我站在他们的面前,我就感受到他们的人格的魅力,我觉得他们都是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总有这样的感觉:高山仰止!在我面前,他们是巍巍高山,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个普通的老师,所以我总是仰着头看他们。但是我又想,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也是一辈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修养自己的结果!

我想我作为个教师,应该追求的是完美的人格,那就是真善美的境界,不断地学习,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

38.真难忘却

打开记忆的闸门,眼前立即浮现出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生动情景。为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审议决定本市睲大事基,参与者一次次开展调查研究,一次次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一次次协商协调、统一认识,一次次推敲文字、反复斟酌,可谓倾注心血,高度负责。每参加一次会议,自己就深感对上海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认识;每参加一次会议,都受到了深刻的民主与法制的教育。

最难以忘却的是1988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教育经费方案的往事。这一年,政府预算报告中教育经费5.7%,而事实上,由于大批知识青年返沪后成家立业,所生孩子正好到入学年龄,因而小学生骤增,有些区增幅高达百分之十几。学生增长与经费增长差距很大,而经费匮乏又必然导致小学要改成上下午两部制,即半天在学校求学,半天在家。两部制不可行,弊病甚多,于是60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增加教育经费的议案。

在人代会主席团会议中,大家就这个问题立不立为议案展开了讨论。那时,人们对教育在兴国中的战略地的认识没有现在这么深刻,再说,上海要做的事太多,可说是百业待举,而教育经费增长的幅度已经高于卫生与科技。然而,法是“准绳”,立了法就必须依法行事。我是教师,对学生有特殊的感情。如果儿童半天读书半天在家,那安全有很大问题;孩子在家无人照管,家长上班绝对不会放心;各行各业都碰到这个问题,社会的稳定会受到影响。出于对事业的负责,我慷慨陈辞,说清利弊,以求得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对教育的了解与理解。会上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民主气氛极浓。当时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仔细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发表意见:立为议案,修改教育预算,增幅改为8%。这一意见获得绝大多数与会同志的赞同。如果不是在开会,我一定会高兴得叫喊起来。依法行政,市政府作出了榜样。那年教育预算执行的结果,增长幅度达13%,所有小学生都在全日制学校就读,承受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从这件事以后,我更加感受到人大代表肩负的千钧重担,因为他们享有参与立法、依法监督的神圣权利。

39.真情四溢才“可爱”


教师,由于职业的独特性,需要具有独特的气质。虽然德、才、识、能皆重要,均应努力发展,而起灵魂作用的是一个“情”字。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没有“真情”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活泼泼的生命体,要把真情送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要提高上海市民的整体素质,就要从儿童抓起,教好每一个,千万不能厚此薄彼。对一名教师来说,教好少量的、一部分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教好每一个,让每一个学生蕴藏的潜能成为发展的现实,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明显乃至显著的进步。市民素质的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少数人是难以造就的。为此,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儿为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歧视、讽刺、挖苦、责骂等挫伤学生自尊、损伤他们健康发展的种种低劣做法应该与教师永远绝缘。教师从心底里觉得学生可爱,学生心目中就会觉得教师可爱,学校生活充满诗意,师生积极向上。

“情”要溶解在学科教学中,满怀深情地教好每一常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主阵地是课堂,要聚精会神按教育改革的精神把课教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就得倾注心血,播种真情。学生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宝,学生求学期间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课的质量如何紧密联系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生命的意义。俗话说:举一反三。刻苦钻研,下功夫把“一”教得明确、透彻,学生就会“反三”乃至“反十”,越学越聪明,越爱学,无“举十反一”、“举百”乃至“举千”反“一”,而“一”仍并不清楚之苦。这种教课的高度负责精神,源于对学生对学科的情深似海,没有深情,不可能有执著追求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师对学生对学科的真情根源于一颗赤子之心。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可爱的上海,就会把教育事业视为生命,就会一个心眼为学生。


40.致基地学员

其一

亲爱的×××同志: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语文风景线。

如果你是小溪,你会用叮叮咚咚悦耳的声响,组成语言文字的乐章 ,叩击学生心扉,以清澈滋润他们心房。

如果你是翠竹,你会用节节拔高成长的喜悦,铺设语言文字的锦绣,引领学生赏析,以深情哺育他们在美文佳作中徜徉。

如果你是奇峰,你会用天高云淡视野的深远,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拨动学生思绪,以智慧激励他们进文化深山,觅文化宝藏。

……

智者有勇,勇者前行,行者无畏。行动是自信心的伟大缔造者。

学生期待着你!祖国期盼着你!

一名老教师翘首以待:小溪叮咚,翠竹摇曳,奇峰突兀,语文教学风景如画。

于漪

2006年5月

其二

×××老师:

新年好!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你们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挤时间来参加学习和活动,路上还要奔波,实在不容易。每次活动后我总有愧疚之感。你们花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不知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优秀教师是在教学第一线“炼”出来的,这方面一定要下功夫。课既要教得一清如水,又要教得激情洋溢。有时如青松挺立,有时是花团锦簇。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要聚焦在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意识,激励他们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追求,学有方向。德性和智性是生命之魂,教师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启迪和滴灌学生德性和智性成长,就能品尝到人间的最大幸福。

辛苦你们了!

于漪

2007年1月10日

41.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


    台湾作家白先勇早就说过:“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西方强势语言打进来,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我见到一个幼儿园,墙上打的大标语是“从小就做国际人”,以此来招揽“顾客”。小孩子中国话都说不好,先去说外国话?先做好一个中国人,才有可能做好一个国际人,因为只有民族的,才能是国际的。思想的殖民十分可怕,经济上、军事上殖民看得见、摸得着,思想上的殖民在不知不觉中就浸染进去了,奴颜媚骨了。

    中国人一定要有骨气,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不知学习它的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提高素质,才能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力。孩子完全为应试而学习,阅读视野就非常狭小。不考的一律不读。其实,只要阅读与写作的量与质上去了,考试自然就能考好了。而现在完全反着来,错把本是手段的考试变成了目标。语文能力是根本,是基础的基础,它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语文学不好,其他功课也很难学得好。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一脉相承,从未断裂,语言文字发挥了了不起的怍用,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要站在传承中华文明的高度来看待此一问题,让中华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从而促使我们的教育进入育人的正道。


42.追忆“夜深千帐灯”

于漪

    年华似流水,转眼间学生时代的岁月已流逝一个甲子。许多事烟消云散,难以辨踪,但童年编织生活花环的美梦,中学求知跋涉的艰辛与欢乐,仍常在眼前跳跃,形成永恒的怀念。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时,三五同学总要去踏青。周六下午准会在田野里撒腿跑一阵。菜花黄了,满视野,清香扑鼻,少不得信口悠悠吟诵几句“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此时就不仅是《千家诗》了,俨然宋人杨万里就在身边。

中学求学就不再是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而是艰苦备尝。日寇铁蹄蹂躏我大好河山整整八年,民不聊生,满目疮痍。且不说逃难、辍学、辗转求学之苦,就是抗战胜利后求学也是十分艰辛。学校名为省重点学府,但原校舍被毁,只得在日寇养马场复校。此处环境破烂,污秽,荒凉,与市区隔绝。学生皆住读。无电灯照明,靠小煤油灯;无自来水,靠一台手工泵抽取地下水。住的是原日本士兵住的一间间小房间,无床,只有一个榻榻米(木板搭的高两尺的大方块)。10个女同学一间,一人一张小席子,排成两排,铺在上面。空间很小,睡觉必须文雅,稍不留心就会“侵占”到别人的“床铺”上。无桌子、板凳,面盆、漱口杯都放在泥地上。

榻榻米爬上蚂蚁是常事,天热少不了蟑螂的光顾。黄梅季节,连绵下雨,就会出现如杜甫《秋述》文中所说的“多雨生鱼,青苔及榻”的状况。天酷热,蛇虫百脚也会显威。有一天下晚自修,回宿舍脱鞋上榻榻米,一脚踩在蜈蚣上,它狠狠咬了我一口,脚立即肿了起来,疼得难以忍受。药无处寻,有同学突然想到鸡和蜈蚣是对头,把鸡涎滴到伤口上就能消炎止疼。哪儿有鸡呢?听说伙房里有个伙夫养了一只鸡,于是几个同学架着我到伙夫家,敲门,抓鸡,把鸡的嘴硬掰开,伙夫用手指挖出鸡涎,涂在咬的地方。校园里黑灯瞎火,人喊,鸡叫,折腾了半夜。一碰到不测之事,同学中总有好汉站出来帮,一个个讲义气,共患难,真是有情有义。

物质生活极其艰苦,食不果腹乃常事,但志气却没少,精神追求的充实与快乐,洋溢教室,洋溢校园。

不说老师们的教课个个精彩,单是晚自修就是动人的风景。教室里每张桌子上一盏煤油灯,两个同学合用。尽管油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差别,但排列整齐,星星点点,远远望去,简直有纳兰性德《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的味道。年轻学生伏案读书求知的背影和老师轻轻走动悉心指导的身影交织成“一切为民族”的生命交响曲,那么生机蓬勃,那么充满希望。

“一切为民族”是母校校训,它激励我在求学生涯中笑迎困难,孜孜矻矻,努力进取。这五个大字掷地有声,镌刻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


43.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节选)

于漪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自1951年从复且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我深深地体会到,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就是选择了跟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的伟大的教育事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的,因为教师这个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启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曾讲过:“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做教师定要德才兼备,自己的思想言行要给孩子做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里讲的“格”,不是指电脑上的排位,而是国家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国家把后代交给我们教师,国家就放心了;老百姓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教师,他们就放心了。这才是合格。

    做教师,身教远远重于言教。《论语·子路》中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经常和年轻教师讲,教师对学生的作用,绝不会是零。教师工作无时无刻不是你世界观、人生观的亮相,你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自然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自己首先必须做一个一身正气、有中国心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在我心中有很多榜样,苏步青、谢希德先生那样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优秀人物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一名平凡的普教老师,但是我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也可以一步一步攀登,一步一步修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放心的教师。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塑造自己人格魅力的前提。

    我想做教师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谦虚谨慎,好学不倦。当时,我们语文组有18名老师,我是唯一的女教师。那个时候听老教师一堂课很难,不像今日,现在党和国家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期望是我年轻时候没有感受到的。我们那个老组长很有学问,有一天他来听我的课,我清楚记得上的是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讲的是将军和土兵的故事。课上完后,我向他请教他先表扬了我几句,接着说道:“不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呢!”我简直像五雷轰顶一样,晕了。他说:“人物分析有像你这样分析的吗?将军平易近人,热爱劳动,这是贴标签。”他的这句话激励了我一辈子:既然做教师,我不仅要把大门找到,而且要登堂入室。

从此,我下定决心要拜众人为师,两把尺子伴随自己的人生把尺子专门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专门量自己的不足。

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每次开教研组会,我都拿本子记。每个人思考问题都会有很精彩的地方,我用心听,认真记。我体会到教师要学会借脑袋,要博采众长,把别人所有的长处、思考问题的结晶都学过来。别人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自己以启发,所以我向教研组所有的老师学习。我不断地“照镜子”,寻找自己的不足。

    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每一次课上下来我都有“教后”,每堂课都要反思。“教后”主要记两点。一是记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学习全神贯注的时候会超水平发挥,往往超过我备课时的所思所想,这是孩子创造的火花,我要把它记下来。二是记自己的不足。不管备课的时候多么认真,但是当孩子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准备总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因此我就记下自己的不足。不用长篇大论,一二三四五写他几点,这样长期下来就掌握了教与学的规律。

44.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源于血缘关系,父母爱子女是人的本性和本能。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血缘关系,但只要是诞生于我们这块多情土地上的孩子,教师都要倾注心血,千方百计把他们教好,因为其中寄予了国家的期望与人民的嘱托。这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须有仁爱之心、大爱之情。

对学生能否满腔热情、满腔爱,实际是教师对教育价值能否深刻领悟、能否不断净化感情的问题。教师只要内心真正觉醒,把日常千件万件的教育教学小事与国家的千秋大业、人民的幸福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就会觉得身上挑着千斤重担,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另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觉醒意味着,不仅领悟教育工作非凡的意义,而且真切体验到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宝贝、家庭的宝贝,此时此刻师爱就会在胸中激荡。
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虽只有短短几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基础打得牢不牢。做人的根基扎得正,扎得牢固,学生就会一辈子受益不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无价宝,国家把学生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期交给教师培养,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信任。如果不充满爱心去培育,岂不浪费学生青春?这是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的大不敬。基于这样的认识,许许多多教师锤炼自己的感情,用“有教无类”的博大胸怀,对每一个学生施以爱的教育。资优的、学困的,开朗的、内向的,家庭和谐的、破碎的,生活富裕的、贫穷的都想方设法根据不同情况言传身教,学业上、生活上、性格上、习惯上关怀备至,不是亲子女,胜似亲子女,以大爱的细流滋润他们的心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什么叫大爱?就是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私利的爱,它源于仁爱之心。亚里士多德说过,善有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灵魂的善是真正的最具卓越意义的善。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教育第一线,耳濡目染、亲身实践,深刻领悟到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心为学生,不是说说,而是身体力行,倾注心血去做,持之以恒地做,做出效果,这就是真善,就是仁爱,就是大爱。哪所学校、哪个地区、哪个省市没有生动、鲜活的爱生故事?教师中不胜枚举的爱生故事汇聚成道德中爱的洪流,与社会上那些自私自利、刻薄寡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尚善、尚美、尚爱终将驱散丑恶。

45.教师的仁爱之心(节选)

于漪



    初当教师,“爱”只是空泛的概念,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心中真正喜爱的是两类学生:一是反应敏捷、非常聪明的,我讲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来十分省力;二是长得很可爱,像洋娃娃。我后来才明白,天工造物十分奇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要说是长相,他们的禀赋、性格、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

    要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自己必须有仁爱之心,心地善良。仁而爱人,有“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会悲天悯人对别的生命寄子无限的同情。同情是爱的基础。胸中有“仁爱”这个“源”,爱学生的“流”就会川流不息。心中没有这个“源”,就不可能有大胸怀、大气度、大力量,就不可能对学生有坚韧的爱,更不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年年月月、任劳任怨,引着、拽着、扶着、托着、推着学生向前,引领他们不断增强自觉性、自主性健康茁壮地成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教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退而省其私”,也就是说要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察学生所走的道路,考察学生的意向,考察学生私下的言行,实际上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知之准、知之深,充分发展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因素,因势利导激励、赞扬,学生向前迈步的劲儿就势不可当。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在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神态、表情、动作,口头语言、书面作业,课内的、课外的,学校的、家庭的,独处的、集体的,等等。时时处处,做有心人。了解的过程是培养师爱的过程,也是和学生多接触多交往、亦师亦友的过程。做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认清学生富有时代气息的共性,而且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个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尽管所教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但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情况、周围环境、成长经历的种种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志趣、爱好、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均有明显的差别。教师胸中既要有班级学生的全局,又要有一个个学生的具体形象,他们是主体的、活泼的,不是一个个抽象的名字,而是变化着的、发展着的。教学中用“一刀切”的办法对待个性迥异的学生,说到底是缺乏爱心的表现。

    理解是教好学生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种种难处,教师须换位思考,千万不能埋怨、责怪。责怪、出言不逊,往往是无能的表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师爱,不能停留在情感层面,要转化为教育的力量,促使学生自主成长。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是我身为人师的根本所在。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兢兢业业探索、实践,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仁爱之心的博大,也品尝到亦师亦友有无穷乐趣。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301号